干部大数据平台

—— Big data platform for cadres ——

项目背景

  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和干部考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。
  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,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,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,发挥社会组织作用,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
  坚持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,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,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。扩大党内基层民主,推进党务公开,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、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、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.
  增强改革创新本领,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,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,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。

项目概述

   基于村(社区)干部的全职化管理及干部人事档案,围绕着 “社会基层治理的主阵地、干部考核的主平台、服务村(社区)的主窗口、信息交互的主渠道”,利用互联网+、大数据、GIS等信息技术手段,努力建成“创新型基层治理体系、铸造全国基层干部智慧管理的标杆”这一总体目标。

项目模块、功能

一、基层干部管理信息平台


  建设基层干部管理信息平台,包括WEB电脑端和APP手机移动端,逐步实现对基层干部及基层政府管理业务的数字化、规范化,信息传递的便捷化和快速化,干部考核的科学化和可追溯。以此形成对基层干部的量化管理、动态调整和精细精准服务,从而巩固夯实社会基层治理根基。

二、基层平台

1.基层党建平台
  政策法规、党务/村务/财务三公开结果及时在平台上公布,让村民能通过网络平台反映问题、解决问题,不再需要往返跑路,切实便民利民。
  通过基层公开,让各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通过访问数据直观展示基层事务被群众所认可的程度

三、智能协同工作平台


   以基层干部为中心、以管理事务为主线、以效能提升为目标、以协同工作为载体的智能协同工作平台,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工作效率,减轻干部工作负担,使许多原本繁杂冗余的工作都在手指的点击下轻松完成,使得纸质文件大量减少,随之而来的印刷、用纸等办公费用也相应缩减,同时也使村干部的工作理念、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,使基层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
四、精准扶贫系统


   实现全区域贫困户信息的全面、准确统计;


   对扶贫项目、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、监督管理;


   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、管理;


   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;


   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;

五、电子台账系统


   建立覆盖域内所有乡村的基层工作电子台帐管理系统,提供一个方便、有效、快捷的工作数据平台。将党建、维稳、宗教管理、“一户一表”、出国人员、重点要害单位、四知四清四掌握、“访惠聚”活动、党群议事、人口计生、集体经济、工作备忘录、大事记等各方面工作数据纳入统一管理,实现信息多级共享,动态化管理,过往数据可追溯,减少年年重复登记,使村干部从繁锁的“填表”工作中解脱出来,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中来。

六、驻村工作队信息系统


   系统方便驻村干部收集、管理本村人员基础信息、家庭信息、房屋信息,同时可实现县、镇、工作队三级动态分析管理,确保工作、入户、政策、制度、数据五个“清清楚楚”。可为工作队员入户走访,采集、识别、完善所驻村村民基础信息提供依据;实现实时掌握工作队入户动态信息、走访实际效果,为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绩效提供依据和遵循;还可听取了解、收集掌握农民意愿、呼声,架起党委、政府和基层群众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纽带,发挥上传下达功能,实现政令畅通。

七、党政信息系统整合集成与综合信息门户


   将域内涉及到党建管理、干部管理、组织人事、社会治理、乡村整治等党政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合,形成统一门户对内对外展示,主要工作包括现有业务系统梳理、需整合数据整理、数据关联性分析、数据采集归类比对、数据展现、新集成系统研发和数据迁移实施等。

应用价值

   平台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推动基层管理的信息化、精细化和动态化,为群众提供一本“明白账”,给干部一本“廉洁账”,向社会摊开一本“公平账” ,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。

项目总述

   本项目将大力整合基层机构编制、干部人事档案、组织及人才等各方资源,基于基层干部考核管理实际需要和各级机构高效便捷易用的考量,实现基层干部考核的“一体化管理、系统性支撑”,推进县(市)区-乡镇(街道)-村(社区)三级层级管理、全面覆盖、动态监督、定量考核机制,促进基层治理工作的提质增效,满足人们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追求。